刚刚保级!青岛海牛功勋外援将离队,知情人他缺乏职业道德_纠纷_联赛_奖金

作者: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2025-11-24 02:18:57阅读次数:0

刚刚完成保级的青岛海牛,还没来得及庆祝,就被自家头号射手兰克尔·泽的一则社媒动态推上风口浪尖。

这位半赛季轰进8球的功臣,突然出现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公开控诉俱乐部长期欠薪,并拒绝续约。

而俱乐部方面则反击其“毫无职业道德”,甚至指控他屡次以罢赛要挟预支工资、携亲友商务舱环球旅行、挑拨队友关系。 一场保级成功的喜悦,瞬间沦为互撕的闹剧。

图片

兰克尔·泽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俱乐部有很多承诺未兑现,我不想留在一家拖欠这么多工资的球队。 ”

他强调,自己曾在保级关键战中拼尽全力,但俱乐部迟迟不发薪水的行为已触及底线。 根据其说法,球队体育总监曾主动提供新合同,但因信任破裂被他拒绝。

值得注意的是,泽的离队并非突然。 中超末轮对阵浙江前,他已拒绝随队出征,而俱乐部当时对外解释为“个人原因”。

直到泽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发布照片,球迷才意识到双方矛盾已无法调和。 有律师透露,泽可能通过国际足联维权,但此类纠纷通常耗时半年以上,且执行难度极大。

图片

面对泽的指控,青岛海牛通过知情人士放出猛料:泽不仅职业素养低下,甚至存在“勒索式”索薪行为。

据称,他习惯在关键比赛前一两天要求预支工资或额外奖金,否则便威胁不参赛。 例如,联赛第28轮客战北京国安前,泽突然要求俱乐部支付一笔“特殊奖金”,最终球队为保级大局妥协。

图片

更夸张的是,泽被指控利用俱乐部资源满足私人需求。 一次他带着5名亲友往返中法,全部商务舱机票由俱乐部买单;此外,他还被指经常无故缺席训练,甚至为见女友直到比赛日才归队。 俱乐部内部人士称:“他挑拨其他外援关系,向队友借钱,彻底破坏了更衣室团结。 ”

这场纠纷的核心争议在于“欠薪”定义。 青岛海牛对外始终称“工资延迟发放”,承认存在3-6个月薪资积压,但强调“非恶意拖欠”。

对泽而言,合同规定的月薪超期未付即构成欠薪。 讽刺的是,俱乐部为安抚他,曾多次突破合同限制,例如超额报销机票、预付奖金,试图换取他对欠薪的默认。

海牛的财务窘境早已公开。 本赛季初,俱乐部因租金问题被迫搬迁训练场;预备队多名球员因欠薪解约;官网财务报告已连续两个月未更新。 即便在保级后发放400万赢球奖金,也被质疑是“拆东墙补西墙”。

青岛海牛的困境并非个例。 近年来,中超多家中下游俱乐部陷入“融资难-欠薪-成绩差-收入缩水”的恶性循环。 为保级,球队不得不依赖核心外援,却因资金短缺无法按时发薪,只得通过“超球员待遇”妥协,反而助长个别外援的博弈气焰。

图片

对比同联赛的河南俱乐部,虽非豪门,但凭借稳健资金周转实现月薪按时发放,从未卷入欠薪纠纷。 而海牛等球队既缺乏资本输血,又未建立健康运营模式,最终陷入“外援挟核心地位索要特权,俱乐部失信后被动妥协”的死局。

这场闹剧没有赢家。 兰克尔·泽的职业生涯可能因“职业素养差”的标签受影响;青岛海牛则在保级成功后口碑暴跌,未来引援难度加剧。 而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此类纠纷正不断消解联赛的公信力。 国际职业足球运动员联合会已将中超标记为“高危联赛”,提醒外援签约谨慎。

随着泽的离开,青岛海牛急需寻找新射手,但欠薪传闻已让接触中的球员犹豫不决。 而联赛中,类似纠纷仍在增加,近三个月已有15名外援提前解约离华。 当俱乐部一边拖欠工资,一边为外援破例透支合同时,所谓的职业化,只剩下一地鸡毛。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no-data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