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云秀山见证跨洋对决,百年足球城迈向国际_斯托克波特_交流_英国

作者: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2025-10-27 19:15:41阅读次数:0

10月26日,三水云秀山体育场灯火璀璨,这座见证佛山“西甲”赛事出圈的赛场迎来了远方的来宾——由英国斯托克波特队与佛山“西甲”百森椰汁队上演的友谊赛,续上了英国与三水两地自1925年以来结下的百年足球情谊。由此展开的一系列以球为媒的交流活动,更彰显了三水积极推进足球交流国际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足球名城的活力姿态。

图片

比赛现场。杨立善 摄

百年俱乐部遇上百年足球城

云秀山见证跨洋对决

本次到访三水的中英足球文化交流团阵容强大,到访的代表既有前英格兰国脚Peter Barns(彼得·巴恩斯)等足坛名人,也包括斯托克波特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高级官员和球员等。

图片

前英格兰国脚Peter Barns(彼得·巴恩斯)了解三水足球文化。杨立善 摄

据悉,斯托克波特位于英格兰西北部,是英格兰的足球热土,拥有众多足球高手。斯托克波特职业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883年,不仅是英格兰足球联赛的创始成员,也在24-25赛季征战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俱乐部与中国渊源悠久,曾在2001年和2004年两次到访中国。

图片

斯托克波特职业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883年,是一支百年俱乐部。

当晚进行的友谊赛中,英国斯托克波特队派出主力阵容迎战。而佛山“西甲”百森椰汁队则由三水足球名将蔡尧辉执教,由多名本土运动员构成。

现场,双方展开激烈切磋。佛山“西甲”明星队凭借场地的熟悉和默契配合,以东道主姿态积极应战。英国斯托克波特队也不示弱,凭借技战术掌控节奏,展现出不少细腻的传控与犀利突破的场面。攻防转换间,最终,这场“英甲“VS”西甲”的对阵,双方以2-2握手言和。

图片

比赛现场。

图片

比赛现场。

当晚的云秀山又恢复了往日“西甲”赛事的热闹,现场欢呼不断。“现场氛围非常好,我忍不住马上回去看球!”彼得·巴恩斯在受访时说,三水民间足球气氛让他感到惊喜,正如英国的气氛一样浓厚。

早前,彼得·巴恩斯一行还参观了健力宝青训中心,他寄语广大热爱足球的青少年:“英国孩子从很小就开始踢球,只要心里足够热爱,就要不断练习、提升技巧。”

百年足球之城逐步迈向国际

1925年间,一支英国球队曾到佛山三水踢球并游览当地,一张合影成为三水首次与国际足球接触的重要见证。

图片

1925年,英国球队曾到访三水。麦国培供图

百年足球缘,重逢燃新篇。三水区围绕“重逢”这一关键词,为本次交流策划十大主题活动,双方通过签约合作、青训交流、文旅体验等形式,全面拓展英国与三水的交流内涵,深化合作影响。

英国是现代足球发源地,在规则创新、联赛体系建设和科学青训等方面,不仅奠定了现代足球的根基,并持续影响全球足球发展。

利用交流契机,10月25日,三水区与英中足球联合发展中心、英中国际友好交流中心分别与三水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斯托克波特郡足球俱乐部主席Stephen Desmond Bellis、英中足球联合发展中心董事长刘凯祥以及彼得·巴恩斯被聘为三水足球推广大使,为当地百年足球发展史写下新的一页。

在英中国际友好交流中心主席卫励看来,英中国际友好交流中心能帮助三水加强与英国的体育交流,培养当地青少年球员对足球的兴趣和技巧,传播现代足球文化,让中国足球“踢向世界”。

事实上,近年来,三水足球与国际足坛交流逐渐增多。从阿森纳(中国)足球发展中心落地,到“健力宝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顺利举行;从罗贝尔·皮雷斯等国际球星获聘为三水足球推广大使,到佛山“西甲”赛事持续吸引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球员汇聚三水……可以窥见,三水正积极向国际足坛接轨,让足球成为三水向外递出的一张闪亮名片。

“本次交流推动三水足球国际化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三水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邓艳颜说。

斯托克波特郡足球俱乐部主席Stephen Desmond Bellis则希望能把英国金字塔式的青训体系经验带到三水,把这样的足球交流做成每年一次的活动,共同提升两地足球水平。

文旅融合激活城市名片

此次交流活动也是三水以球为媒、办赛兴城的有力实践。为期三天的交流中,交流团还品尝了三水地道河鲜,参观华南最大孔庙,徜徉三水千灯夜,品尝“中国饮料之都”的魔水美丽,全方位感受三水独特的产业文化与城市活力。

图片

三水区委书记李军向英国代表赠送百年见证球衣。

这已经是Stephen Desmond Bellis第105次访问中国。他说,第一次到中国是25年前,中国的文化、美食、人文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了解到百年前三水与英国球队的足球渊源后,他说:“中国是古代蹴鞠的发源地,英国是现代足球发源地。这像一个完美的婚姻,是奇妙的缘分。”

这场跨越重洋的足球之约,不仅让百年足球缘在三江畔焕发新生,更助力三水向粤港澳大湾区足球名城目标稳步迈进。

采写:南方+记者 吴碧霞

摄影:南方+记者 戴嘉信(除署名外)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no-data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