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将狂进6球!曼联问题何在?_安东尼_梅森·格林伍德_球员

作者: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2025-10-20 13:31:43阅读次数:0

10月19号凌晨的欧洲赛场上,两位前曼联球员可真是火了——梅森·格林伍德和安东尼都表现得特别抢眼,让人不禁又开始琢磨:为啥这些有天赋的球员在曼联就是踢不出名堂?这事儿到底是谁的责任啊?

图片

格林伍德上演“大四喜”,安东尼梅开二度,一夜之间狂进6球,直接炸翻了整个欧洲足坛!

在法甲联赛中,格林伍德代表马赛对阵勒阿弗尔,一口气进了四个球,完成职业生涯首次“大四喜”,帮助球队以6比2大胜对手。这位才23岁的前锋,用他精准的射门、冷静的跑位和全面的进攻能力,宣告自己已经重回巅峰状态。

而在西甲赛场,曾经被不少人说是“水货”的安东尼,代表皇家贝蒂斯客场挑战比利亚雷亚尔,一个人独进两球,帮助球队2比2逼平了对手。这位巴西边锋用他犀利的突破和果断的射门,彻底甩掉了在曼联时期背上的“烂标签”。

这一晚,两人同时爆发,一人进4球,一人进2球,合计6球,直接引爆了整个欧洲足坛。但让人感慨的是,他们如今的高光时刻,偏偏是在离开曼联之后才实现的。

格林伍德:曾经被“抛弃”的“自家瑰宝”

在2022年卷入场外丑闻之前,格林伍德可是曼联青训中最耀眼的新星之一。他左右脚均衡,射术出色,性格冷静,被很多人称为“新一代范佩西”。可是一场个人风波让他被曼联无限期雪藏。

虽然后来相关的指控被撤销了,但曼联管理层并没有选择支持他、引导他,而是选择了沉默和疏远。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这位由俱乐部一手培养出来的天才,一直在舆论和禁赛中沉沦,没有任何机会。

直到他离开曼联,转会到马赛,才重新找回了自己。在法甲,他不再是那个“争议人物”,而是一个纯粹的射手。短短8场比赛就打入9球,数据证明了他的实力从未消失,只是曼联不再愿意给他“被原谅”的机会罢了。

安东尼:被战术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创造力

图片

如果说格林伍德是“舆论的牺牲品”,那安东尼就是“体系错误”的受害者。

曼联花了9500万欧元把他买来,结果却把他扔进了一个死板、高压的战术系统里。在滕哈格的体系下,安东尼被要求少带球、多防守、严格按照教练的指令踢——这直接把他的核心优势给掐死了:他最厉害的,本来就是那种灵动的创造力和即兴发挥的能力。

英超的高强度比赛、媒体的不断嘲讽、教练的不信任,让他慢慢失去了信心。他不再是当年在阿贾克斯那个无所畏惧、爱玩点小花招的“盘带狂魔”,反而成了球迷嘴里说的“过人机器”、“效率黑洞”。

直到他转会到贝蒂斯,才真正找回了自己。在那边的战术环境更宽松,球队文化也更包容,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和节奏。他的爆发不是“重生”,而是一次迟到的正名——证明他根本不该在曼联承受那么多压力和误解。

老特拉福德,已经不再是那个“包容的地方”了。

以前的曼联,是弗格森打造的“足球学院”:教练是导师,球员是学生,成长需要时间,犯错也能被原谅。像维尔贝克、拉什福德,甚至C罗,都曾在年轻的时候被耐心培养过。

但现在,在美国老板的管理下,曼联更像是一个上市公司:赢球就是成绩,输球就要被问责。教练变成了“项目经理”,球员变成了“商品”,一切都围着短期成绩和商业利益转。

图片

在这儿,年轻球员没有试错的空间,也没有人愿意等他们慢慢成长。一次场外的风波、一段状态下滑、几场表现不佳,就可能让一个球员被彻底放弃。

格林伍德和安东尼的经历,就是这种“零容忍”文化的典型代表。当俱乐部不再愿意为年轻人的失误付出代价,当环境只剩下压力和批评,再有天赋的球员也会被压垮。

格林伍德和安东尼的成功,并不是对曼联的讽刺,而是对它管理方式的一种质问。他们的问题从来不是自己不够好,而是曼联已经不再是一个能培养人才的地方了。

当老特拉福德不再相信“成长”,只追求“即战力”;当俱乐部只看重商业利益,忽视球员的成长与心理,那些最有潜力的年轻人,只能去别处发光发热。

弗格森曾经说过:“我的工作,是让球员相信他们能做到比自己想象中更多。”

但现在,这种信念,已经在梦剧场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no-data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