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安外援奥古斯托:在中国踢的不是足球,只是一种很像的运动!_球员_中超_青训

作者: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2025-10-19 07:13:38阅读次数:0

当巴西国脚奥古斯托对他的同胞埃尔纳内斯说出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你在中国,会踢一种和足球很像的运动,但那不是足球”时,一种略带荒诞的氛围,正悄无声息地笼罩着河北华夏幸福队的训练场。

图片

那时正值2017年中超联赛时期,外援们手握着令人咋舌的天价合同,本土球员们也享受着税后动辄上千万的年薪。然而,更衣室里所流淌的,并非教练战术板上的精妙智慧,而是一种被金钱过度膨胀的自信,一种与自身真实实力极不相称的傲慢。

图片

埃尔纳内斯,这位曾经驰骋于尤文图斯球场的巴西中场,原本带着欧洲足球的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而来,却意外地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认知完全颠覆的世界。当他试图向中国球员耐心示范技术动作时,得到的往往是礼貌的点头,以及球员们依旧故我的踢球方式——“仿佛在教人游泳,对方却执着于在岸上比划”。

图片

更令这位见多识广的巴西国脚感到震惊的是,球队的晚宴上,领导竟然要求全体人员必须“干杯”,杯中之酒必须一饮而尽,否则便会被视为对领导的不尊重。面对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埃尔纳内斯只能无奈地苦笑,心中暗叹:“真是太疯狂了!”

图片

一、泡沫幻影:金钱堆砌的空中楼阁

图片

金元足球时代,中超联赛的薪资结构早已完全脱离了竞技规律的正常轨道。2017年,中超本土国脚的年薪普遍高达税后1000万至1500万元人民币,折合成欧元大约为120万至180万,这已经完全达到了欧洲五大联赛主力球员的薪资水平。然而,高额薪资与球员实际能力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超俱乐部薪资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了85%,远远高于欧洲联赛普遍存在的60%的健康警戒线。

这种扭曲的财务模型,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了一系列荒诞的连锁反应。在2015年至2020年间,中超俱乐部年均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广州恒大俱乐部单队的累计亏损更是超过了惊人的190亿元人民币。在一些资本眼中,足球被视为一种可以快速提升企业形象的“形象工程”,而非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当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波席卷而来,江苏苏宁俱乐部在2020赛季刚刚夺得中超联赛冠军后,便立刻宣布解散,这无疑给金元足球时代画上了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句号:金元足球的本质终究是一场虚幻的泡沫游戏,一旦资本撤离,即使是冠军俱乐部也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身处这场金钱狂欢之中的外援们,反而成为了最为清醒的旁观者。阿根廷前锋拉维奇一针见血地指出,中超的每支球队在很大程度上都只能依靠三名外援来支撑,本土球员在战术体系中往往被边缘化。原本设想的“外援带动本土球员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景,最终演变成外援扛着球队艰难前行,而本土球员则在舒适区中逐渐丧失了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动力。

二、规则的玩弄与诚信的崩塌

中国足球的“非职业化”不仅仅体现在赛场上,更深入渗透于制度执行中的投机取巧行为。为了应付中超联赛的U23政策,多家俱乐部上演了一出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在2018年的某场比赛中,甚至出现了U23球员仅仅登场1分钟就被迅速换下的荒唐场面。这种对规则的肆意戏弄,充分暴露了中国足球管理层普遍存在的短视行为。

更为深远的问题在于整个足球诚信体系的崩塌。2024年,中国足协对43名涉及“假赌黑”案件的人员作出了终身“禁足”的严厉处罚,中超公司自成立以来,连续六任董事长全部落马,无一幸免。腐败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每隔十年左右便会卷土重来,将中国足球联赛原本就脆弱的公信力消耗殆尽。

外援们所感受到的那种难以言说的“那不是足球”,正是他们对这种系统性失序的本能反应。当奥斯卡以外界盛传的2400万欧元年薪在中超联赛踢球时,西方媒体纷纷嘲讽中国足球是“人傻钱多”。这种国际形象的不断恶化,无疑进一步阻碍了中超联赛的健康发展。

三、青训的断代与人才的危机

金元足球时代对中国足球最为致命的伤害,莫过于对青训体系的无情掠夺。在2016年至2022年间,中国足协在青训方面的支出占比不足10%,而中超俱乐部年均在青训方面的投入仅仅为5000万元人民币,远低于日本J联赛单队年均1.2亿元人民币的投入标准。与此同时,中国的青少年足球人口数量也在持续萎缩:2023年较2015年下降了37%。

“12岁退役”现象成为了中国足球青训断层的真实写照。在2018年的北京“百队杯”赛事中,U8-U9年龄组有229支参赛队伍,而到了U13-U15年龄组,参赛队伍数量锐减至仅剩70支。大量的足球苗子在小学毕业后,因为缺乏上升通道和发展机会而被迫放弃了足球梦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球员久保建英每日坚持进行任意球加练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中国国脚却屡屡被媒体曝出在酒吧酗酒、训练迟到甚至缺席等负面新闻。

归化球员政策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中国足球急功近利的弊端。中国足球耗费巨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引入的艾克森、洛国富等球员,在加入中国国籍后状态迅速下滑,未能有效地提升国家队的整体实力。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归化球员数据库,优先选择具有荷兰青训背景的年轻球员,实现了技术风格的统一和快速融入。

四、文化冲突与认知鸿沟

埃尔纳内斯所遭遇的“酒桌文化”仅仅是中国足球与外国足球认知差异的冰山一角。他敏锐地观察到,中国球员普遍缺乏冒险精神,不愿像巴西球员那样勇于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闯荡,这种文化上的封闭性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成长空间。更为根本的矛盾在于对足球本质的理解:中国球员习惯于机械地执行教练的战术安排,一旦比赛的进程偏离了预设的轨道,他们立刻会感到不知所措,“就像考试换了题目不知从何下笔”。

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在青训阶段就已经注定。中国球员从小便脱离了文化教育,12岁之后基本上全部脱产进行足球训练,这导致他们在成年之后很容易在金钱的诱惑中迷失自我。

德国名帅施密特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足球普遍存在着一种“不相信年轻球员”的现象,急于通过引进高水平外援来快速取得成绩,却忽视了对足球根基的培养。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no-data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