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阿根廷队重视,却在西班牙队担任主力,星二代照样报国无门_森特·佩尼亚_韦尔瓦_球员
应朋友们的要求,今天我们来聊聊马里亚诺·佩尼亚,这位曾因父亲背景而备受关注的阿根廷球员。
马里亚诺·佩尼亚于1977年5月4日出生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的父亲比森特·佩尼亚是阿根廷足球的传奇人物,曾在阿根廷豪门博卡青年效力多年,还为国家队出战过多场比赛,堪称当时的明星球员。拥有这样的父亲,马里亚诺选择跟随父亲的脚步踢足球,也就不足为奇了。
父子俩虽然都是边后卫,且在助攻方面都有出色表现,但也有差异。比森特·佩尼亚惯用右脚,主要担任右边后卫,而马里亚诺是左撇子,因此自然会担任左边后卫。
从实力来看,马里亚诺·佩尼亚无疑是一名出色的左边后卫。他的防守稳固,虽然不能说是铁壁防线,但也不容易成为球队的防守短板。进攻端,他的助攻能力更为突出,精准的传中和一脚远射,都是他为球队边路进攻提供支持的有力武器。
按照常理,像这样既能防守又能进攻的边后卫,在阿根廷足坛应该会受到欢迎,尤其是他背后有位明星父亲,完全不缺乏人脉资源。然而,现实却让人意外,马里亚诺·佩尼亚在阿根廷的职业生涯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无论是在圣洛伦索,还是在阿韦亚内达竞技,他都只是球队的轮换球员,始终没有成为主力,似乎没有什么前途。
正因为在阿根廷联赛表现平平,佩尼亚很难引起欧洲豪门的兴趣。于是,他的第一站选择了西甲的中小俱乐部——韦尔瓦。2002年冬窗,佩尼亚正式加盟韦尔瓦。这一转会,意外带来了突破。在阿根廷联赛默默无闻的他,在西甲反而大放异彩,迅速成为了韦尔瓦的关键球员,尤其在左边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还打入了两粒进球。
然而,虽然佩尼亚个人表现抢眼,但足球毕竟是团队运动,一名边后卫很难凭一己之力改变球队的整体命运。2002-03赛季结束后,韦尔瓦不幸降级,佩尼亚原本可以选择离队,但他却选择与球队继续征战西乙联赛。和他有些类似的阿根廷球员,如巴蒂斯图塔,当时也是在佛罗伦萨踢过一个赛季的乙级联赛,后来重返甲级联赛。但佩尼亚和韦尔瓦的故事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在西乙苦苦挣扎,最终没有获得晋级机会。心灰意冷的佩尼亚,于2004年夏天转会去了赫塔费。
此时的赫塔费刚刚升上西甲,阵容并不强大,但佩尼亚依然成为了球队的重要成员。在接下来的2005-06赛季,佩尼亚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打入了10粒联赛进球。作为一名边后卫,能够在单赛季打进10粒联赛进球,这一成就相当了不起,甚至超越了卡洛斯等顶级助攻型边后卫。
佩尼亚的表现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他的实力完全可以进入任何国家队。然而,阿根廷队并未给予他任何机会,尤其是当时阿根廷的左后卫位置已经被海因策和索林牢牢占据。尽管佩尼亚的表现足以与索林竞争,但阿根廷主帅佩克尔曼对索林的依赖,使得佩尼亚的机会几乎为零。
就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国家队迎来了机会。当时,西班牙的左后卫位置一直空缺,而佩尼亚的曾祖父和曾祖母是西班牙人,这使得他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西班牙护照。无奈之下,佩尼亚接受了西班牙的邀请,尽管他最初并没有考虑为西班牙效力。
佩尼亚原本打算在2006年夏天举行婚礼,但为了能够参加世界杯,他最终决定推迟婚礼,穿上西班牙队的战袍。虽然他与西班牙队的磨合时间不长,但佩尼亚的状态依旧非常出色。在2006年世界杯前的热身赛中,他凭借一记精彩的任意球攻破了克罗地亚的大门,这让西班牙主帅阿拉贡内斯十分高兴,直接将他提拔为主力球员。
在2006年世界杯上,佩尼亚的表现同样不负众望,虽然西班牙最终未能走得太远,早早止步于四分之一决赛,但佩尼亚的个人发挥还是值得称道的。
世界杯后,佩尼亚转会至马德里竞技,但由于马竞的阵容中已经有了安东尼奥·洛佩斯,佩尼亚的出场机会受到了很大限制。随着卡普德维拉的崛起,佩尼亚在西班牙队的地位逐渐下滑,最终错过了2008年欧洲杯,也未能和西班牙队一起捧起欧洲冠军奖杯。
到了30多岁,佩尼亚的竞技状态开始下滑,再加上一场严重的车祸,彻底终结了他职业生涯的巅峰。在告别马竞后,佩尼亚选择重返南美,最终宣布退役。
马里亚诺·佩尼亚,这位星二代,尽管有着不小的天赋和潜力,却始终未能在阿根廷队找到一席之地,最终转投西班牙,尽管如此,他的职业生涯依然充满了曲折和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