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多库配多功能哈兰德 曼城找回了“胜利文化”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闫羽
“瓜迪奥拉开窍了!”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被人热议的话题之一。贵为“传控宗师”却开始放下身段摆大巴,这着实有种“活久见”,不能不让人惊呼几句的感觉。不过惊叹完了,还有个问题值得思考:是否瓜帅变功利就可以天下无敌?踢得实用、保守,对强队确实有用(不过也没赢阿森纳),但对一开场就想着防守的弱旅呢?现在蓝月用联赛杯和联赛的两连胜做出了回应。尽管过程并非完美,结果总归是好的,尤其是主场5比1大胜伯恩利的比分也很唬人。
单看结果,这就是一场典型的“大欺小”一边倒。伯恩利不过是实力有限的升班马,赛前5轮仅1胜1平3负排名倒数第5。但仔细再瞧瞧,这支由英格兰名宿斯科特·帕克率领的队伍却也能算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毕竟他们打进过曼联两球,还曾把利物浦逼到补时第4分钟才点球1比0取胜。如此从某些层面上来看,对伯恩利的表现好坏其实也能作为观察“曼城是否真的恢复元气”的参考。
那么,瓜迪奥拉的球队是如何取得一场大胜的?当然不是像对曼联、阿森纳那样主动退守,但也绝对不是靠过去一年非常常见的“描边进攻”。事实上有那么一小段时间,你还真会怀疑曼城又要在铁桶阵面前走回老路,慢悠悠地来回倒脚,蹭半天进不去,然后一被对手突袭就手忙脚乱。第37分钟的失球差不多也是这么来的:伯恩利突然展开高位逼抢,右路截下球权后马上三传两倒换到左路,再由哈特曼低平传中,杰登·安东尼包抄得手。
那一球曼城众将其实已经基本防守落位,单禁区内就有6、7名蓝衣球员,但上前封传中的右后卫努内斯漏了小门,中间鲁本·迪亚斯又出脚慢半拍,反倒为对手做了折射的弹道。此球有一定偶然因素,但仍可谓“典型的曼城式失球”。上赛季类似情况发生过不少次,如果本场比赛再多一点,那最终比分肯定不是现在这个结果。
所幸曼城的“迷茫”在此役并没有持续太久时间,他们其实一直都知道该如何击败伯恩利这支“实力不强但也有想法”的对手。破密防,瓜帅的第一招让多库在左路单打。对面右后卫是老熟人沃克,廉颇老矣,纵然经验丰富也很难经得起英超过人王的反复突刺。而这一招也很快就奏效了,在开场第12分钟即造出后卫埃斯泰夫的乌龙。
不能否认的是,靠乌龙打破僵局是有点走运的,更不用说在多库第一脚射门之前,他的“突破”其实是皮球打在沃克身上又误打误撞落在自己身前。门将杜布拉夫卡倒地扑救成功,球弹到倒霉蛋埃斯泰夫跟前,没等身旁福登起脚补射,伯恩利中卫就自己先“自杀”了。而此球之外,这位高大的前法国U21国青队选手还为曼城打进了第3球。当时努内斯传中,鲍勃中路抢点,但结果还是腿长的埃斯泰夫挡了最后一下。
对面有英超历史上第6位单场两次乌龙的球员,这算不算曼城运气爆表?算,也不算,而且第一球的运气其实已经在第一次失球时还了。最终取胜,并且是大胜,靠的还是蓝月自己的本事。除了多库这把“钥匙”,本场最值得一提的人物当属哈兰德,不止因为他梅开二度连续4场破门,新赛季英超8球领跑射手榜,还因为他此役确实为曼城实现了“进攻立体化”。
破密防有哪些招,其实自古以来都变化不大,其中一条就是“起高球使劲砸”。而哈兰德坐拥1米95的身高,过往的名声却有污点,总被人质疑“不善头球”,要么就是瓜迪奥拉暴殄天珍完全不会用。此役哈兰德的两球也都是脚下攻进,且均属对手开始崩盘后的锦上添花,实际意义并不是特别重要,但他给努内斯的那次助攻却非同一般。一来这是将比分改写为2比1的再次“破局”,粉碎了伯恩利的幻想,二来方式也是高空作业令人欣喜。就在只比自己矮2厘米的埃斯泰夫身后,哈兰德高高跃起占据第一落点,并将球点到队友身前,这才是标准的高中锋操作。
除此球之外,哈兰德其实还有其他的“飞行表演”,包括第70分钟接努内斯左路传中,力压对方中卫头球攻门稍稍偏出。在过去,这样的哈兰德是不常见的,最近开始起变化了,是否代表着瓜迪奥拉仍在“自我变革”?必须承认的是,你仍然可以很容易地从曼城身上挑出一些毛病,比如“尼科·冈萨雷斯不是罗德里”、“萨维尼奥的状态令人失望”等等,但从8月的3战2负到9月的4胜1平,蓝月不能不说已经找回了不少感觉,就像BBC称颂的那样:胜利的文化又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