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发声:足协判罚闹个天大乌龙?国际足联会怎么判_山东泰山_比赛_申诉

作者: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2025-09-20 07:06:37阅读次数:0

中国足协这次可能闹了个大乌龙? 他们把一场中超联赛中的争议手球判例上交给国际足联裁定,这本是正常操作,却因为请教的问题过于“小儿科”而引爆了舆论。

山东泰山俱乐部实际申诉的是两个判例,除了那个看似明确的手球,另一个关于小禁区内门将是否被干扰的判例,可能才是真正需要国际足联权威裁定的复杂问题。 这背后是单纯的业务能力不足,还是一场阴差阳错的“张冠李戴”?

2025年9月17日深夜22点31分,中国足协发布了针对中超第24轮上海申花与山东泰山比赛中两次争议判罚的评议结果,瞬间将自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场比赛双方战成3比3平,但两个关键判罚直接影响了比赛走向。

图片

第一个争议发生在比赛第7分钟,山东泰山队刘洋左路传中,球打在了上海申花队员马纳法的手臂上。 从慢镜头回放看,马纳法的手臂明显超出了自然位置。

当值主裁判麦麦提江未判罚手球犯规,视频助理裁判介入核查后,麦麦提江仅与VAR沟通了约30秒,并未亲自查看回放就示意比赛继续。

第二个争议出现在第18分钟,上海申花队获得角球,汪海健直接主罚破门。 在角球开出前,申花球员李可在小禁区内与山东泰山的门将王大雷发生了身体接触,导致王大雷失去平衡,未能完成扑救。

山东泰山俱乐部在赛后迅速收集比赛录像和裁判报告,正式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诉,强调这两个判罚并非简单的“尺度差异”,而是直接违反了足球规则,严重损害了球队权益,动摇了联赛的公平性。 这是球队本赛季第一次正式申诉,凸显了此次判罚争议的严重性。

面对俱乐部的申诉,中国足协的评议结果令人愕然。 对于李可推搡王大雷的动作,足协评议组一致认为:“山东泰山守门员争抢球时向后移动,与已经处于该位置的上海申花23号发生接触,后者做出正常保护动作,其性质和程度不构成犯规。

”这一“保护性动作”的定性,被众多媒体和球迷指责为完全颠覆了足球规则中门将在小禁区内应受绝对保护的基本原则。

图片

对于马纳法的手球嫌疑,足协的处理方式更为独特。 他们表示评议组内部对此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需要“征求国际足联裁判专家意见后才能做出认定”。

足协的评议结果公布后,引发了广泛质疑。 许多观点认为,防守球员在禁区内抬起手臂挡球应判点球,这是足球赛场常见的规则适用,中超赛场上亦有大量先例,甚至足协力挺的名哨买买提江本人就多次判罚过这样的点球。 一个如此基础的规则问题需要请示国际足联,被舆论调侃为“小学老师请教大学教授1 1等于2”。

有分析指出,山东泰山俱乐部此次申诉的是两个判例。 与马纳法那次相对清晰的手球相比,李可是否干扰王大雷的判例涉及对小禁区规则的解读,这才是评议组可能真正困惑、需要国际足联权威裁定的复杂问题。

因此,足协上报国际足联的判例,存在“张冠李戴”的可能性,即阴差阳错地将本该上报的复杂规则疑问,误作基础规则问题进行了上报。

图片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裁判执法标准一致性的担忧。 数据显示,山东泰山赛季攻入54球却仅获1个点球,红牌数却高居榜首。 近七场比赛中,泰山对手的犯规次数均低于他们的赛季平均水平。

主裁判麦麦提江执法山东泰山的12场比赛中,泰山仅取得3胜3平6负的成绩。 2024赛季中超联赛,山东泰山客场0比6惨败给上海申花,那场比赛的主裁判也是麦麦提江。

中国足协在2024年3月印发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俱乐部申诉办法(试行)》,规定俱乐部可对五种判罚情况进行申诉,其中包括罚球点球错、漏判导致影响比赛胜负关系的事件。

这意味着俱乐部即使对判罚有异议,也只能通过正式渠道申诉,不能公开批评。

此次争议已经不是本赛季第一次涉及上海申花的有利判罚了。 中超首轮,申花对阵长春亚泰,蒋圣龙踩踏对方门将只吃到黄牌;第四轮京沪德比,张玉宁在禁区内被铲倒未获点球。

2023赛季中超前二十轮的数据显示,重大错漏判同比激增40%,平均每场出现2.3次争议判罚,且60%的争议判罚呈现“方向一致性”,集中针对特定俱乐部。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no-data暂无评论